中盐精盐珠玑似雪,金佳大米光泽如玉,吉盛玻璃晶莹剔透,华兴箱包百变精灵……从一叶孤舟到借船出海,从小打小闹到抱团打拼,新干县工业以城布局,逐渐抢占产业集群“高地”,焕发出新的活力。今年1至7月份,全县实现工业总产值33.94亿元,增长7.7%;规模工业销售产值32.6亿元,增长7.4%;增加值8.44亿元,按可比价同比增长15.6%;其中盐化、粮油、玻璃、箱包皮具、塑编包装、机械机电、林产加工七大工业产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45.2亿元,占工业园区主营业务收入的98.6%。
新干县资源丰富,精制盐厂、粮油加工、生物化工都是老牌传统产业。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如何扬优挖潜,做大做强传统老牌企业?新干县决策者们达成了共识:只有依托国字号大企业的优势,借船出海,靠大联强,才能重振辉煌。该县瞄准中盐总公司开展定向招商,由中盐收购县精制盐厂90%的股份,组建中盐新干盐化有限公司。经过短短4年的发展,该企业资产由改制前的4500万元增至近5亿元,上缴税收由原来的400万元增至4894万元,成为全省同行业的龙头老大。
该县新干瑞丰生化的前身是核工业部投资兴办的华新生物化学制品厂,后与新加坡上市公司新达科技集团合作,共同出资成立了江西新瑞丰生化有限公司,并于2007年8月1日成功在新加坡主板市场上市,从海外融资1.4亿元,成为吉安市在海外资本市场上市融资的唯一企业。
为巩固产业集群“高地”,新干县抓“大”不放“小”,积极引导小企业、小作坊携手合作,抱团打拼闯市场。针对民间粮食加工小而分散、市场竞争能力差的现状,该县出台相关政策,将原有的70多家粮食加工厂整合为31家,全部搬进赣中绿色粮油工业城的标准生产车间,实行统一供单、统一定价、统一管理。企业数量虽然少了,但年加工稻米能力由原来的86万吨迅速增加到200万吨,不仅每年可以消化本地原粮2亿多公斤,而且还吸引了周边县市的原粮大量涌进。和粮食加工企业一样,该县的玻璃企业、箱包企业、林产加工企业也不断抱团合作,组成“集团军”,共同打拼市场。该县玻璃产业曾是出口支柱,但由于高耗能、高污染,该产业逐渐萎缩。要挽救这项产业,就必须实现传统产业升级换代,符合节能环保要求。该县将30多家玻璃企业进行捆绑,以新干县吉盛玻璃有限公司为龙头,重点包装推介玻璃窑炉煤改煤气节能项目。经过多方努力,该项目已列入国家发改委下达的2008年第一批节能技术改造财政奖励,获得国家节能补助545万元,省级补助资金100万元。今年1至7月份,玻璃工业城已实现工业总产值3642.7万元,上缴税收202万元,从业人员达到3000人。